五脏六腑的统称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列别藏府。”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皮毛由肺的精气所滋养和温煦。皮毛的荣枯,一定程度上反映肺气的盛衰。参肺主皮毛条。
即脸,头的前部。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:“十二经脉,三百六十五络,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。”“诸阳之会,皆在于面。”人体内脏发生病变时,往往在面部反映出神色的变化。面部望诊是望诊的重点内容之一。
【介绍】:见詹文升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8卷。清·徐大椿撰于1764年。卷1通治方;卷2~8内科杂病、时病、五官、妇、儿科病证证治。按病证分门阐述,辨证治疗以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等古典医籍的论述为本;宋以后诸方则采
医案著作。余瀛鳌、高益民编。此书重点选辑我国现代135位著名医家的临证验案四百三十六例,分为伤寒温病、内科杂病、妇产科病、儿科病、外科皮肤科病、五官口腔科病诸门类。选案力求证因精审,辨证允恰,理法方药
又称指压疗法、点穴疗法。是指以手指于选定穴位上进行按压、爪切或掐拿等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。以手指代替针具进行刺激,早在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记载。《素问·病能论》所述:“其中手如针也,摩之切之。”即是指此
病证名。亦名惊风入肺。《幼幼新书》卷二:“惊风入肺少人知,八锦纹中子细推。环子作纹如面白,涎声潮响急须医。”其特征惊风,指纹呈环形,伴有面白,涎声潮响,气急。兼搐者名“惊涎潮搐”。治宜先服宣风散(钱乙
证名。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筋缩的别称。指筋脉挛急不舒。详筋缩条。
即白金丸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