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偃月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又称行针。指针刺得气后,以捻转提插等运动针体的方法,使针感得以保持或加强。运针的方法,可据病情需要采取持续运针法或间歇运针法。如需作长时间运针,尚可用针刺手法仪代替手工操作。
【介绍】:见吴宁澜条。
见十三科条。
【介绍】:见高斗魁条。
古针具名。九针之一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鍉针,取法于黍粟之锐,长三寸半,主按脉取气,令邪出。”是一种针体粗大,尖如黍粟,圆而微尖的针具。用于按压经脉,导气和血。
指甲的别名。
肾疳五证之一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详牙疳条。
见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四。即飞龙阿魏化坚膏,见该条。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阴阳双方互相依存,只有阳气生化正常,阴气才能不断滋长,以此说明自然界万物的生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