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证治准绳

证治准绳

丛书名。一名《六科证治准绳》。明·王肯堂撰。刊于1602年。全书阐述临床各科证治为主。包括《杂病证治准绳》八卷,《杂病证治类方》八卷,《伤寒证治准绳》八卷,《疡医证治准绳》六卷,《幼科证治准绳》九卷,《女科证治准绳》五卷。论及的科目、病种广泛,每一病证先综述明以前历代医家治验,后阐明己见,辨别病症、脉象的异同,因证论治、立法处方。采录的资料较为丰富,论述的条理亦较分明。建国后有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蛇瘕

    八瘕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癥瘕病诸候》:“人有食蛇不消,因腹内生蛇瘕也。亦有蛇之精液误入饮食内,亦令病之。其状常若饥而食则不下,喉噎塞,食至胸内即吐出,其病在腹,摸揣亦有蛇状,谓蛇瘕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

  • 白通草

    出《药性切用》。为通草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血不循经

    即血不归经。详该条。

  • 增损如圣汤

    《卫生宝鉴》卷十一方。桔梗二两,甘草一两半,防风半两,枳壳二钱半。为末,每服三钱,加酥如枣大,搅匀,水煎,食后服。治风热攻冲会厌,语声不出,咽喉妨闷肿痛。

  • 肾咳

    病名。①指咳引腰背痛,甚则唾涎者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肾咳之状,咳则腰背相引而痛,甚则咳涎。”因肾受寒邪所致者,用麻黄附子细辛汤;因肾阴枯涸所致者,用人参固本丸,或用都炁丸加人参等。参见肾经咳嗽条。②十

  • 颅息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J19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颅囟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位于耳后,当翳风穴与角孙穴沿耳翼连线的上、中1/3的交点处。布有耳大神经和耳小神经的吻合支,并有耳后动、静脉通过。主治头痛、耳鸣、耳聋

  • 榆钱

    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榆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针石

    出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。即砭石。见该条。

  • 小舌

    出《喉科秘旨》卷下。即悬壅垂之俗称,详该条。

  • 胎瘕

    出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七十一。即脂瘕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