觉斋居士
【介绍】:
见方导条。
【介绍】:
见方导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阿魏丸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①胸膈胀满之意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浊气在上,则生膜胀。”明·张景岳《类经》:“浊阴主降,阴滞于上而不能降,故为胀。”多由脾失健运,消化不良,气机阻滞所致。②即气胀。《金匮翼》卷四:“膜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著《黄帝八十一难经注释》1卷,已佚。
即脾经病。十二经病之一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是动则病舌本强,食则呕,胃脘痛,腹胀,善噫,得后与气,则快然如衰,身体皆重。是主脾所生病者,舌本痛,体不能动摇,食不下,烦心,心下急痛,溏瘕泄,水闭,黄疸,不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罗布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东医宝鉴》卷四。详胞痹条。
病名。出《魏书·王慧龙传》。古名鼻赤,《素问·热论》:“脾热病者,鼻先赤。”又名鼻齇、肺风、肺风粉刺、赤鼻、鼻准红赤,俗称酒渣鼻、酒糟鼻。由脾胃湿热上熏于肺所致。症见鼻准发红,久则呈紫黑色,甚者可延及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过塘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医》4(1):40,1959。为茶子饼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蠹疽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