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四花与患门两穴之联称。详各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六。即倪涵初治痢第三方,见该条。
喑,为瘖的异体字。即失音。详该条。
即切脉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。又名真中风。详见该条。
证名。即肠鸣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汗出解之后,胃中不和,心下痞鞕,干噫食臭,胁下有水气,腹中雷鸣,下利者,生姜泻心汤主之。”参见肠鸣条。
病名。清·周登庸《续广达生编》卷三:“问蟠肠生是何缘故,是用力过度耳,产母平日气虚,临产用力努挣,浑身气血下注,以致肠随儿下。一次如此,下次又复如此,若能等到瓜熟蒂落,焉有此怪异。”即盘肠生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中藏经·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》。详腹痛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黄芫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一。因无子饮乳,蒸乳而发寒热作痛者,俗名乳膨。可用炒麦芽一两,水煎频饮。乳退,胀热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