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藤五甲

藤五甲
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走游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表实

    表证类型之一。是外邪侵入后,阳气集于肌表,邪正相争,腠理密闭所出现的证候。临床上除有表证症状外,以恶寒、无汗、头痛、身痛、脉浮紧为特点。

  • 身瘦不孕

    不孕症型之一。出《傅青主女科》。因瘦弱之人,性躁多火,精血不足,阴虚火旺,冲任胞宫失于濡润,精不得养,而致不孕。治宜滋阴补肾,养血调经。方用养精种玉汤。

  • 童男

    未成年的男孩。

  • 滞热丹毒

    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六。又名伤食发丹、食滞丹毒。小儿丹毒之一。多因小儿乳食过多,不能运化,蕴热于内,达于肌表而生。初发形若赤游丹,游走缓慢,且见发热面赤,口酸,舌有黄苔,治宜先消滞,服保和丸,余

  • 湿嗽

    病名。指咳嗽由湿邪伤脾引起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“湿嗽,湿伤脾也。其脉濡细,必兼骨节烦疼,四肢沉重,或有汗,小便不利,痰多,宜白术汤、白术丸。”参见伤湿咳嗽、感湿嗽、湿咳条。

  • 黄履素

    【介绍】:见黄承昊条。

  • 羊石子

    出《本事方》。为羊外肾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湿热眩晕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外感眩晕》。感受湿热时邪所致。证见头晕目眩,自汗,面垢背寒,口渴欲饮,小便黄赤,或见身热,舌苔黄腻,脉濡数等。治宜清热化湿。用人参白虎汤、黄连香薷饮等方。参见眩晕条。

  • 止血

    是治疗出血证的方法。出血的原因多种,治疗上可分清热止血、祛瘀止血、补气止血等。详见各条。

  • 泥菖蒲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水菖蒲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