蓆疮
蓆是席的异体字。详席疮条。
蓆是席的异体字。详席疮条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即偃月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金雀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皮部条。
见清·刘斋甫《妇科三字经》。即正产。详该条。
指脏腑中脾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三焦及膀胱。以其能盛贮水谷,犹如器物,故名。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:“脾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三焦、膀胱者,仓廪之本,营之居也,名曰器。”
见《吉林中草药》。即蜘蛛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十三丁之。由皮肤破损染毒或湿热火毒蕴蒸肌肤而发,多见手足部。初起患处胀痛呈暗红色,迅速蔓延成片,继则疼痛剧烈,患肢水肿,出现水泡,溃后出现淡棕色浆水,皮肉腐烂,周围转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四方。桃仁、虻虫各一升,朴硝五两,大黄六两。为细末,先用醋慢火熬,加大黄、桃仁、虻虫搅拌,再入朴硝搅拌,为丸,鸡子黄大,在酒中浸一夜,每服一丸,空腹温酒送下。治带下,经闭不通。
即紫金锭,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经疏》。即木贼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