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药言随笔

药言随笔

书名。3卷,清·李日谦撰。刊于1899年。本书以笔记问答体裁,记述医疗经验。上、中二卷分论脉诀及内科杂病,妇科,儿科病症治;下卷为多种救急验方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痞

    证名。指中焦闭塞不通所致的痞症。《华氏中藏经·辨三痞证并方第四十六》:“中痞者,肠满,四肢倦,行立艰难,食已呕吐,冒昧,减食或渴者是也。”宜用大黄、槟榔、木香等药。参见痞有关条。

  • 眉本

    经穴别名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载:“眉本二穴。”王冰注:“攒竹穴也。”

  • 鼻梃

    病名。①鼻息肉别名。详见该条。②鼻腔内恶性肿瘤。

  • 血瘀痿

    痿证之一。见《证治汇补·痿躄章》。多由产后恶露未尽,或跌仆损伤,瘀血不消所致。症见四肢痿软,不能运动,兼见疼痛、脉涩等症。治宜活血行瘀为主。用桃红四物汤加味,或用归梢汤。参见痿条。

  • 伤寒霍乱

    病名。指内伤饮食兼感寒邪引起的霍乱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四:“伤寒吐利,由邪气所伤,霍乱吐利,由饮食所伤,其有兼伤寒之邪,内外不和,加之头痛发热而吐利者,是伤寒霍乱也。”治宜理中、四逆之类,或藿香正气散,胃

  • 椿木叶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椿叶,详该条。

  • 痘麻定论

    参见痘疹定论条。

  • 寒凝气滞

    寒邪凝涩而使气化阻滞的病机。寒为阴邪,其性凝滞、收引、易伤阳气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寒气入经而稽迟,泣而不行。客于脉外则血少,客于脉中则气不通,故卒然而痛。”故寒邪致病多出现疼痛、腹胀、胫肿、拘挛或麻

  • 王一鹏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启云。松江(今上海)人。少年落拓不羁,父节之,有医名,督学甚严。名医沈虚明视其才,悉授其术,乃精小儿医。其治小儿病审证精细,时以小儿医独夸江南。

  • 苍耳子散

    见《济生方》卷五。即苍耳散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