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茧唇

茧唇

病名。生于唇部的一种顽症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。又名白茧唇紧唇沈唇。多由思虑伤脾,心火内炽,脾胃积热;或水亏火旺火毒蕴结唇部所致。初起在口唇部出现豆粒大硬结,逐渐增大,坚硬疼痛,白皮皱裂,形如蚕茧;或翻花杨梅、如灵芝、如蕈状不一,溃破后时流血水,溃面高低不平,常覆有痂皮;后期可出现口干咽燥,形体消瘦等全身症状。治疗:早期宜润燥生津,内服清凉甘露饮,若唇燥、便秘,宜通便泄热,内服凉膈散;若阴虚火旺,内服沙参麦冬饮加减八味丸外治蟾酥锭磨醋调敷;或用蟾酥饼贴之,再用红灵丹油膏涂在布上盖之。相当于唇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痰火声哑

    病名。见《红炉点雪》卷三:“痰火声哑,乃肺经已绝,死不治。”似指咽喉癌或喉头结核的失音所致。故认为不治。

  • 乳中

    ①经穴名。代号ST17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乳头中央,不针灸,只作胸腹部输穴的定位标志——两乳头之间作8寸。②乳,《脉经》作产字解释。《辑义》:“乳中盖在草蓐之谓。”亦即产后。③泛指哺

  • 为之

    经穴别名,出《医学原始》。即长强,见该条。

  • 槐实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槐角,详该条。

  • 惊涎潮搐

    病证名。惊风入肺而兼抽搐者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详惊涎入肺条。

  • 毒药攻邪

    出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。使用有毒的药物以治病。毒药有几种含义:①指药物的特性。如干姜偏热,黄芩偏寒,升麻升提,苏子降气,就利用其特性以祛邪扶正。②指药物副作用。如常山能截疟,但有引起呕吐的副作用。③指

  • 瓜萎

    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栝楼,详该条。

  • 麻疹诠

    参见小儿则条。

  • 后不利

    指大便秘结。《素问·厥论》:“太阴之厥,则腹满胀,后不利。”参见大便秘结条。

  • 与囟、顖通。详囟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