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指阴阳之气阻塞不通所致的疾患。《华氏中藏经·阴阳否格论》:“否格者,谓阴阳不相从也。阳奔于上则燔,脾肺生其疸也,其色黄赤,皆起于阳极也;阴走于下则冰,肾肝生其厥也,其色青黑,皆发于阴极也。疸为黄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翼首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因或病证。详湿痰、痰湿阻肺条。
病证名。小儿食物滞久成积,又名伤积。《幼科金针》:“小儿积证,多因哺乳失调,过食生冷油腻硬物,脾土受伤,停于中脘,或为风寒所感,或夜卧失盖,以致积气停留,面黄腹胀,往来潮热,口渴神倦,多睡少食,肚热脚
【介绍】:见文彦博条。
眼的部位。见《医学纲目》卷十三。即眼弦。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红毛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三国志·方技传》。即小产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水杨梅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巴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