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阴精亏损而致虚火炽盛。症见烦躁易怒、两颧潮红、口干咽痛、性欲亢进等。参见阴虚阳亢条。
眼科病证。见秦伯未《中医临床备要》。即状如鱼胞。详该条。
出《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。为木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红管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指中脘穴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载:“积聚坚大如盘,冷胀,灸胃管二百壮,三报之,穴在巨阙下二寸。”
见福建《民间实用草药》。为麻秸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唇紧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五脏虚损之一。又称损肾。《慎斋遗书·虚损》:“或从下而损上,如因情欲抑郁所致,则精伤而损肾,肾损则木枯而生火。”《难经·十四难》:“五损损于骨,骨痿不能起于床。”“损其肾者,益其精。”《古本难经
见《生生篇》。为香椿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益气养血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