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阴市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伤寒见发斑的疾患。《伤寒括要·伤寒总论》:“伤寒发斑,因当汗不汗,当下不下,或未当下而早下,则热蕴于胃而发斑也。”《重订通俗伤寒论·发斑伤寒》:“凡斑既出,脉洪滑有力,手足温而神识清爽者,病
九注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食注候》:“有外邪恶毒之气,随食饮入五藏,沉滞在内,流注于外,使人肢体沉重,心腹绞痛,乍瘥乍发,以其因食得之,故谓之食注。”可用桔梗丸等方。参见九注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千金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山大颜之别名,详山大颜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循经考穴编》。即神道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安徽歙县人。精通医理,辑有《苍生司命》一书。
病名。指疲极伤肝所致的虚咳。《医学入门·咳嗽》:“疲极伤肝,咳而左胁疼引小腹者,二陈汤加芎、归、芍药、青皮、柴胡、草龙胆、黄芩、竹茹,或黄芪建中汤。”《不居集·疲劳咳嗽》:“咳而左胁偏痛,引小腹并膝腕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四。即带下三十六疾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。指唇肿粗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