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梅氏验方新编》第七集。即结毒溃烂的更严重者。详杨梅疮条。
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为巴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虑瘕。《儒门事亲》卷八:“小肠遗热于大肠,为伏瘕。”日·丹波元简《素问识》卷四:“简按:《颜氏家训》曰,宓、伏、虑,古来通字。”详虑瘕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上搭手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《疫痧草》:“烂喉疫痧,以喉为主。喉烂浅者疫邪轻,喉烂深者疫邪重。”相当于猩红热。参见烂喉痧条。
见《药品化义》。为威灵仙之简称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雄黄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灵枢·五邪》。指因眩晕而跌倒。参见眩晕、中风条。
书名。12卷。明·王思义撰。约成书于15世纪。本书即《三才图会》内容之一。是以图为主的图解性植物学。共收录植物(草木类,主要是药用植物)531种。每种均先绘原植物图,后记该植物的产地、形状,别名及性味
出《遵义府志》。为鱼腥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