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肺痿喘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九达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日逵,德安(今属江西)人。至吴、越间刻苦攻医,自悟心法。遇病经治辄应手而愈。撰有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类》9卷(1628)。按摄生、脏象、经度、运气、脉候、色诊、病能、论治、针刺分

  • 年老血崩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傅青主女科》。亦名老妇血崩,俗名血海败。指年老经断前后而患血崩之症。多因肾气、天癸已将衰竭,身体虚弱,如因肝脾损伤,血失藏摄,或房室不慎而动命门之火,气郁而动肝火,迫血妄行,冲任胞宫失于约

  • 医灯续焰

    脉学著作。21卷。明·王绍隆传,清·潘楫增注。初刊于1652年。潘氏取崔嘉彦《四言举要》(明·李言闻删补改订本)予以注释,注文多据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、《脉经》以及张洁古、刘完素、朱丹溪

  • 时病论

    书名。8卷。清·雷丰撰于1882年。此书专论时病(指四时感受六气为病),以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中“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;春伤于风,夏生飧泄;夏伤于暑,秋必痎疟;秋伤于湿,冬生咳嗽”的理论,分述春温、风

  • 天井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J10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合(土)穴。位于肘尖(尺骨鹰咀)上方1寸。屈肘时呈凹陷处。布有臂背侧皮神经,桡神经的肌支和肘关节动、静脉网。主治头痛,瘰疬,癫痫,肘、臂、肩、项

  • 肝肾同源

    五脏相关理论之一。也称乙癸同源。①肝阴和肾阴互相滋养;肝藏血,肾藏精,精血相生,故称。此义最为通用。②肝和肾均内寄相火,且相火源于命门。临床上肝或肾不足或相火过旺,常是肝肾并治,或采用滋水涵木,或补肝

  • 牡疝

    古病名。疝的一种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牡疝在鬲下,上连肺,病得之内。”详疝条。

  • 周寅之

    【介绍】:见周恭条。

  • 偷针眼

    病名。见《原机启微》。即针眼。详该条。

  • 白蔻仁

    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白豆蔻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