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下午,申时。《灵枢·病传》:“夏早晡。”
【介绍】:见余奉仙条。
【介绍】:见元达条。
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。
病证名。《幼幼新书》卷二十引《玉诀》盗汗虚热歌:“盗汗频频气受伤,藏中虚热小便黄;夜间发热无时节,颊赤唇干口有疮。”治当先退热,次调气,后和脏腑。
病名。即喉痹。《本草纲目》马鞭草附方:“马喉痹风,躁肿连颊,吐血数者。马鞭草一握,勿见风,截去两头,捣汁饮之良。”
见《喉风论》:“咽通地气,饮食之道也,俗名食喉。”即咽。详咽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叶文龄条。
病证名。指因感受风寒而致的胁肋疼痛。见《东医宝鉴》卷三。《类证治裁·胁痛》:“风寒者,外感之邪,留著胁下,小柴胡汤加桔梗、枳壳。”参见外感胁痛、感冒胁痛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