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·血病诸候》。又名血汗、肌衄。详血汗条。
《温疫论补注》卷上方。人参、麦门冬、五味子、地黄、当归、白芍药、知母、陈皮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大病愈后数日,表里虚怯,每饮食及惊动即汗出者。
见《清异录》。为木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谵语。详该条。
运气术语。指金运所胜,亦金克之意。《素问·本病论》:“木运太虚,反受金胜。”
元代医官职称,系官医提举司之副职官员,始设于1288年(至元二十五年),官阶为从六品。
证名。①便血之一。《景岳全书·血证》:“结阴便血者,以风寒之邪,结于阴分而然,此非伤寒之比。盖邪在五脏留而不去,是谓之结阴,邪内结不得外行,则病归血分,故为便血,……以平胃地榆汤温散之剂主之。”详便血
见伤寒摘锦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13卷。明·贾九如撰,李延昰补论。约刊于1644年。卷首诸论系李延昰所补,计有本草论(简史)、君臣佐使论、药有真伪论及药论。卷1为药母及辨药八法;卷2~13共收药148种,分为气、血、肝、
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。详见金元四大家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