脉气流行较大的经脉通路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,此气之大经隧也。”
出《奇效良方》。指食指掌侧靠拇指一侧的脉纹。详小儿指纹条。
出元·滑伯仁《麻证新书》。麻疹的别称。详该条。
妇科专著。清·凌德(嘉天)纂辑于1892年。全书分调经、虚劳、胎产、临产、杂证及产后六门。凌氏论述胎产经带诸疾重视养气血、扶脾胃,条分缕析、纲目分明。现存《三三医书》本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聚英》。即四满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兆年条。
证名。即怕热。①外感热病反映于外的一种证候。如:伤寒阳明病的外证为“身热,汗自出,不恶寒,反恶热”(见《伤寒论·阳明病篇》)。其他如“阳明温病”亦“但恶热,不恶寒”(见《温病条辨》)。②见于内伤疾患。
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三。一作摊缓风。即摊缓。详该条。
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半边旗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