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粟疡

粟疡

病证名。见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粟疮。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香草

    见《广西植物名录》。为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脾虫病

    病名。脾虫即寸白虫。《本事方释义·诸虫飞尸鬼疰》:“脾虫曰寸白。”即寸白虫病。详该条。

  • 五痔散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身形门》卷二十八方。猪左悬蹄甲、露蜂房、鳖甲、刺猬皮各五钱,蛇蜕一条。各烧存性,为末,每服二钱,入麝香少许,空腹井水调下。治痔疮。

  • 黑鱼

    见《日用本草》。即鳢鱼,详该条。

  • 连文冲

    【介绍】:晚清医家。字聪甫。浙江钱塘人。撰《霍乱审证举要》一书,采集有关书籍,参考西法,阐述各地方土气候及霍乱脉症,并附所用验方及外治、针灸等法。

  • 清热利湿

    利湿法之一。治疗下焦湿热的方法。湿热蕴结下焦,症见小腹急胀、小便浑赤、溺时涩痛、淋沥不畅、舌苔黄腻,用八正散。

  • 阴挺出下脱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。即阴挺。详该条。

  • 俨(zhān 詹)

    谵的异体字,参见谵语条。

  • 井荥

    五输穴名。指五输穴中的井穴和荥穴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冬取井荥。”张隐庵注:“夫井,木也,木生于水,故取井木以下阴气,易使其发生而上逆也;荥,火也,故取荥穴以实阳气,乃助其伏藏也。盖冬令闭藏,以奉春

  • 欠舌风

    病名。又名吹舌喉风。系因心血亏而火易动,肺气盈而水不升所致。症见喉风而面白,舌向上、或破或不破者(《咽喉经验秘传》)。治宜滋阴养血。可选用四物汤、归脾汤等加减。参见吹舌喉风、阴虚喉风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