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穴位

穴位

俗称穴道。《内经》名腧(俞、输)、气穴。《针灸甲乙经》又名孔穴。即腧穴。俞有输注的含义,穴有空隙的意思。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。它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,可反应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变化,也可接受各种刺激(如针、灸、按摩、电针、药物注射等)以调整各脏腑机能达到治疗的效果。穴位分经穴经外穴两大类。此外,没有固定位置,随病痛处和压痛点而取的称阿是穴。参见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盛僎(zhuàn 撰)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盛寅条。

  • 按摩博士

    太医署教师职称。负责掌管按摩正骨专业的教授和考核,官阶为从九品下。参见太医署条。

  • 速效救心丸

    研制方。见《新编中成药手册》。川芎碱,冰片。滴丸剂,每服四至六小粒,急性发作时十至十五粒,吞服或含服。功能活血止痛。治冠心病,胸闷憋气,心前区疼痛等。

  • 蒋竹庄

    【介绍】:见蒋维乔条。

  • 朱沛文

    【生卒】:十九世纪中叶【介绍】:清末医家。字少廉,又字绍溪。广东南海人。出身世医,自幼从父学医,奋力研读自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以下多种医书及有关文献,包括当时传入之西医书,并曾到西医院观看人体解剖。积多

  • 万经棵

    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照山白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气秘

    病证名。见《济生方·大便》。指气滞或气虚所致的便秘。《证治要诀·大便秘》:“气秘则气不升降,谷气不行,其人多噫。宜苏子降气汤加枳壳,吞养正丹,或半硫丸、来复丹;未效,佐以木香槟榔丸;欲其速通则枳壳生用

  • 痰眼症

    证名。见清·佚名《广勤轩遗稿》。指眵泪稠浊似痰,粘糊满目的证候。详见眵泪条。

  • 燕脂膏

    《医宗金鉴·痘疹心法要诀》卷五十七方。升麻、雄黄。先煎升麻浓缩去渣,用棉燕脂于汤内揉出红汁,再加雄黄细末,调匀贴患处。治小儿痘攒聚耳后高骨。

  • 郁咳

    病名。又名火咳。指水亏火炎的咳嗽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郁咳即火咳,久者干咳无痰,乃肾水焦枯,邪火独炎于肺,泻白散加苦梗为君以开之;久者诃黎丸;虚者肾气丸;不得志者霞天膏;如肺燥皮枯,疮痒便闭者,活血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