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北宋医僧。随州(今湖北随县)人。1063年(嘉祐末年)被召至京师,住相国寺。常常以诊脉推断人的贵贱祸福,是为唯心主义的太素脉之始。
儿科五脏病证治之一。肝为刚脏,主风。故病多大叫,目直视,呵欠,颈项强直,四肢抽搐等。肝热则壮热引饮,喘闷,口中气热,目内青,直视,身反折强直,手乱动;实则目直视,大叫,抽掣有力,宜泻火清肝,用泻青丸,
证名。指阳气虚弱所致的证候。见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卷二。症见面少华,食欲不振,得热则舒,小便清长,大便稀薄,舌淡苔白,脉沉迟缓弱等。治宜温补为主。选用理中汤、《金匮》肾气丸等方。参见虚证、寒证条。
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茅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隋代外科医家。撰有《疗痈疽诸疮方》二卷。
出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紫薇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掖门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瑞孙条。
见《卫生家宝产科备要》。即临产。详该条。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即青皮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