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石瘕

石瘕

病名。指女子寒瘀留积胞宫所致瘕块。一名血瘕。《灵枢·水胀》:“石瘕生于胞中,寒气客于子门,子门闭塞,气不得通,恶血当泻不泻,衃以留止,日以益大,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。皆生于女子,可导而下之。”亦指血瘕。《金匮翼·积聚统论》:“石瘕者,衃血留止,结硬如石,即血瘕也。”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此病先气病后血病,故月事不来,则可宣导而下出者也。……非大辛之剂不能已也。可服见丸、和血通经汤。”亦可用坐导药治疗。参见、血瘕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江瓘(guàn 灌)

    【生卒】:1503~1565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民莹。歙县(今安徽歙县)人。少时母病故,其后他自己患呕血证,医治无效,遂弃仕途,钻研医学,终成为当时名医。因有感于《褚氏遗书》中所说的“博涉知病,多诊

  • 璇玑

    经穴名,代号RN21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千金要方》作旋机。属任脉。位于胸正中线,平第一胸肋关节,当天突穴下1寸处。一说在天突穴下1.6寸(《针灸大成》)。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及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,并有

  • 俞子木

    【介绍】:见俞桥条。

  • 表里俱寒证

    证名。指表寒、里寒症状同时存在。《医学心悟·伤寒主治四字论》:“何谓表里皆寒?凡伤寒表受寒邪,更兼直中于里,此为两感寒证,仲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也。”多由外感寒邪,内伤生冷,或里有虚寒,又感风寒所致。

  • 赤游丹毒

    出《婴童百问》。即赤游丹。详该条。

  • 觅盐生

    见朱振声《妇女病》。即手先下的横产。参见横产条。

  • 散抟(tuán 团)

    相气十法之一。诊察病人面部颜色的散漫与抟聚,以辨别疾病的新久和邪气的进退。《望诊遵经》:“散者病近将解,抟者病久渐聚。先抟而后散者,病虽久而将解;先散而后抟者,病虽近而渐聚。”

  • 金匮要略方论集注

    书名。黄竹斋撰于1925年。编者选辑前人有关《金匮要略》的注文,整理归纳为综合性注本,故本书具有资料汇编性质。编者对前人一些论点不当的注文亦不加批判地予以录引,缺乏个人见解。解放后有排印本。

  • 满堂红

    出《涌幢小品》。为紫薇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痧疹

    病名。为喉痧的别称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