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磁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四方。羌活、白芍药、槟榔各一钱,炙甘草五分,川芎、香附(一作青皮)、炒枳壳各八分,紫苏、苏子、木瓜各六分,生姜三片。水煎,去渣,睡前以药汁磨沉香、木香各半钱,调服。治脚气入腹冲心,疼痛
出《本事方》。为蝼蛄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二。即唇风。详该条。
见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。为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。详收靥条。
即紫金锭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宋慈条。
见《黄帝内经太素》。即三毛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辨证录消渴门》。因胃火炽盛,津液干涸所致。主要症候为嘈杂易饥,大渴恣饮,饮一溲二。治宜滋阴泻火。用闭关止渴汤、止消汤等方。参见消渴、中消等条。
见《增订伪药条辨》。为菊花药材之一种,详菊花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