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白疕(bǐ 比)

白疕(bǐ 比)

病名。为一种慢性落屑性皮肤病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四。又名蛇虱、疕风、松皮癣。因风寒或风热郁于肌肤,营卫失调;或营血不足,运行不畅,瘀于肌表,致使肌肤失养而成此病。多发于四肢伸侧,次为头皮及躯干,常对称发生。初起皮肤上出现边缘明显,大小不等的红色丘疹,形如疹疥,逐渐扩大成片,上覆多层银白色皮屑。刮去表面皮屑则现红光皮面,再刮即可见筛状如露水珠样出血点。呈不同程度瘙痒。病程长,易反复发作。治疗:初起宜清热解毒祛风润燥,内服搜风顺气丸防风通圣散血热者服犀角地黄汤凉血地黄汤。日久宜养血润燥,活血祛瘀,服养血润肤汤或血府逐瘀汤。外用牛皮癣药膏搽患处,亦可用苦参汤药浴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瘿瘤

    病名。出《中藏经》卷上。即瘿与瘤的合称。或单指瘿。参见瘿条。

  • 风噤

    见《婴童百问》。即脐风,详该条。

  • 暑嗽

    病名。指暑热或暑风袭肺所致的咳嗽。《类证治裁·咳嗽》:“暑嗽,暑热蒸嗽,及暑风袭入肺卫,寸脉大,喉痒口渴,俱宜微辛微凉,竹叶、蒌皮、杏仁、石膏、薄荷、香薷。暑兼湿,咳而痰稠,气阻溺涩,宜苦降淡渗,厚朴

  • 不内外因

    病因分类之一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:“其如饮食饥饱,叫呼伤气……乃至虎狼毒虫,金疮踒圻,疰忤附着,畏压溺等,有背常理,为不内外因。”实际上亦属致病外因的范围。

  • 赵柏云

    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为铃医,曾挟技云游海外。乾隆二十三年(1758年)因年老返故里,取生平所用之方授赵学敏,多为赵学敏《串雅》一书采纳。另录有《市语宗派神用运技》一卷,介绍走方医内

  • 喝呼草

    出《广西通志》。为含羞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三叉明棵

    见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猪毛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白雪花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白花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方耕霞

    【介绍】:见方仁渊条。

  • 皮毛

    体表皮肤和附着于皮肤的毫毛的合称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论》:“肺之合皮也,其荣毛也。”皮毛与肺敷布的卫气有密切关系,肺卫之气足,则肌表固密,身体抵抗力强,不易受外邪侵袭。肺卫之气虚,则皮毛腠理疏松,易受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