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《医林绳墨·泄泻》:“肠泻则疼,或腹痛肠鸣,痛一阵而泻一阵也。此由脾气不利,阴寒留滞。宜以升提其气,又兼温而养之。”参见泄泻、脾泻条。
经穴中的一类。指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交会通过的穴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这类穴位大多分布在头面和躯干部。一般阳经与阳经相交,阴经与阴经相交。表明经脉之间的交叉会合,脉气互通和穴位主治作用的特异性。临床上
见人参考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梁代医家。著有《脉经》10卷,已佚。
【介绍】:清初医学家。字韵伯,号似峰。原籍浙江慈溪,后迁居吴之虞山(江苏常熟)。钻研《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颇有心得,撰《内经合璧》,已佚。另有《伤寒论注》、《伤寒论翼》、《伤寒附翼》,合称《伤寒来苏集》
【介绍】:见徐大椿条。
温病辨证。邪热已传入营分,仍有气分证,称营气同病。参见卫气营血辨证条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即茉莉花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上海中医学院编《五官科学》。为天行赤眼之俗称,详该条。
见古本康平伤寒论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