疳病
见《明医指掌》卷十。即疳。详疳条。
见《明医指掌》卷十。即疳。详疳条。
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人参叶之简称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文谟条。
【生卒】:十三世纪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河东(今山西风陵渡附近)人。本姓刘,世代为医。善骑射,尤精医术,元世祖忽必烈时,改名为哈剌八都鲁。1280年(至元十七年),为太医院管勾。
病名。指上下牙床尽处肿起疼痛,开口不便者。《重楼玉钥》卷上:“是症生上下牙床尽处,根上浮肿,以致闭口不便,两齿难合,咀嚼艰难。初起生在一边,或延生两边者。”多由阳明火毒炽盛上冲所致。治宜泻火解毒。用清
都,防水之堤。指堤防败坏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溃溃乎若坏都。”
①即辛、酸、甘、苦、咸。药物以味不同,作用便不相同。辛味能散能行,酸味能收能涩,甘味能补能缓,苦味能泻能燥,咸味能软坚润下。近人认为药物味的不同,与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。如辛味的多含挥发油,酸味的多含有
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详小便黄赤、小便赤涩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苍条鱼鳖之别名,详该条。
自汗之一。见《世医得效方·大方脉杂医科》。多由气虚所致。证见自汗,怯冷,气喘,乏力等。治宜补气固表,可用芍药黄芪汤、黄芪建中汤等方。参见自汗条。
见《江西省防治慢性气管炎资料汇编》。为钻石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