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因误食苦杏仁过量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见《千金要方》卷二十四。症见无发热或体温不足,昏迷,惊厥,呕吐,瞳孔散大,可迅速死亡。宜中西医结合救治。文献有用蓝子汁、杏树皮解毒法,可参考。
书名。承淡安编。分针科学、灸科学、经穴及治疗四篇。对针灸疗法的理论和应用以及现代研究成果等,都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。书中病名均用中西医对照方式。195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。
证名。见明·邓苑《一草亭目科全书》。即飞蝇散乱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因服药或误服芫花过量,或因芫花根外用引产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症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皮疹。外用引产者更见阴道出血量多。严重者可见痉挛,抽搐,昏迷及呼吸衰竭。治疗宜中西医结合救治。《本草纲目》有
书名。4卷。清·何景才撰。刊于1902年。此书系辑录历代外科诸论,参以个人临证经验编成。此书着意于外科“发古览隐而未发者”为主要内容,故以“明隐”为书名。卷一系增补《医宗金鉴外科诸论歌》,阐述疮疡七恶
【介绍】:见郑虔条。
病证名。指因感受寒邪所致的腹痛。《类证治裁·腹痛》:“感寒腹痛者,气滞阳衰,喜热手按,脉沉迟,治在温中,香砂理中汤去白术。”详寒气腹痛条。
见《本草蒙筌》。即蜂蜜,详该条。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二方。皂角刺、陈皮、连翘、柴胡、黄芪、炒苍术、红花各一钱,天花粉、黄芩、川芎、白芍药、甘草、当归、金银花、防风各五分。水煎,食远服。治痈疽疮肿已成未成之际,红肿焮痛,高
书名。1卷。明·薛己撰。约刊于16世纪中期。书中记载了茧唇、口疮、齿痛、舌症、喉痹、喉间杂症等十二类口齿科疾病的辨证验案与方剂。本书收入《薛氏医案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