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少冲,见该条。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即犁头尖,详该条。
见痘疹金镜录条。
①解剖名词。《素问:气府论》:“面鼽骨空各一。”即面颊、颧骨处。②病证名,《素问·金匮真言》:“故春善病鼽衄。”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卷一解释谓:“鼽者,鼻出清涕也。”③又鼻塞为鼽(《释名·释疾病》)。鼽
证名。见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。指大便多粘沫。参见泄泻、痢疾条。
医论著作。浙江省中医研究所文献组编。此书以医论形式介绍浙江名医潘澄濂之学术经验,共十九篇,分四部分:理论探讨、治疗肝病经验、治疗急性热病经验、其它内科杂病证治经验。1981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。
证名。指眼部畏惧风寒。《素问·风论》:“风入系头,则为目风眼寒。”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跗骨即蹠骨,左右各五块。多因跌打,压轧所伤,通常蹠骨基底部骨折最多,体部次之。局部肿胀、疼痛,压之痛剧,可有骨声,活动受限。治宜手法整复,夹缚固定。用药详见骨折条。
即循经选穴法,见该条。
见《救偏琐言·放点证治准》。即痘疮见形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