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牙痛

牙痛

病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。牙齿疼痛,其因有四:①因于火者,系阳明伏火与风热之邪相搏,风火上炎致牙齿疼痛。患牙得凉痛减。治宜疏风泻火解毒。用清胃散玉女煎等酌加薄荷防风蝉衣等。②因于寒者,风寒邪客于牙体,致齿牙疼痛,患牙得热痛减。治宜散寒止痛。可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。③因于虚者,多属肝肾两亏,虚火上炎,致牙齿浮动隐痛,脉细数。治宜滋养肝肾。可选用左归饮大补阴丸、知柏地黄汤等加减。④因湿热客于手足阳明二经,致龈肿腐溃,或齿牙腐蚀,甚至蛀空疼痛。治宜清热、除湿、止痛。可选用温胆汤甘露消毒丹酌加细辛蜀椒等。此外,龋齿、蛀蚀亦可致牙痛。参见齿龋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林吕

    六吕之一。详六吕、六律条。

  • 黑燥厚苔边红舌

    中心黑厚燥苔,舌边红色。为脾胃热极,热盛津枯之候。急用三黄白虎汤或生脉散合黄连解毒汤清热泻火生津,大便秘结者,宜承气汤下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初生着噤

    即着噤。见《幼幼新书》卷五。详着噤条。

  • 疹后肺炎

    麻疹后期併发肺炎。①疹后邪热未清,高热嗜睡,气喘息促,咳嗽痰阻,舌鲜红,苔黄燥,脉沉数。因疹后热恋,气液两伤,痰热互结,肺气不降,治宜泻肺涤痰,生津润燥,补泄兼施。方用沙参、麦冬、白前、桑皮、竹叶、半

  • 按摩法

    正骨八法之一。出《灵枢·九针》卷一。有舒筋活络、散瘀消肿之功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七:“按者,谓以手往下抑之也。摩者,谓徐徐揉摩之也。此法盖为皮肤筋肉受伤,但肿硬麻木,而骨未断折者设。”适用于骨未断的皮

  • 铁甲将军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蜣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阳虚喉痹

    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卷二十八:“阳虚喉痹,非喉痹因于阳虚,乃阳虚因于喉痹也。盖有因喉痹而过于攻击致伤胃气者;有艰于食饮,仓廪空虚,亦伤胃气者;又有气体素弱不耐劳倦而伤胃气者。凡中气内虚,疼痛外

  • 白干苔满黑刺舌

    指舌苔白而干,满布黑芒刺的舌象。应辨寒热真假。《辨舌指南》:“白苔黑刺满舌者,如刮之黑刺即净,光润不干,渴不多饮,在杂病为真寒假热。若刺刮之不净,干燥粗涩,乃表经皆热极,传入阳明里证。”当结合因证予以

  • 三阳五会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百会,见该条。

  • 春莲秋柳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穿心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