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见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。7卷。唐·郑虔撰。《本草纲目》称本书所收“皆胡中(泛指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以及西域地区)药物”。已佚。
产儿的门户,即妇女阴道外口。
有浮络显露部位的腧穴。《素问·诊要经终论》:“夏刺络俞,见血而止。”
见《东还纪程》。为芫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蕤仁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类证话人书》卷十七方。半夏、桂枝、炙甘草各等分。为粗末,每服四钱匕,加生姜四片,水煎放冷,少少含咽。治寒邪中人,邪伏少阴,咽痛,下利,脉微弱者。
【介绍】:见张登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鸡肝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喉科紫珍集条。
病证名。徐大椿《女科指要》:“产后冲任虚热,膀胱气不施化,故小便涩痛,滴沥难出谓之溺淋。”相当于五淋中的热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