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龈交。详该条。
①泛指一切食物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形食味。”“味伤形。”②气味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味厚者为阴。”③量词。单方独味。《本草纲目》:“治肺热似火燎,……宜一味黄芩汤。”④动词。钻研、体会。
经穴名。代号SJ19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颅囟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位于耳后,当翳风穴与角孙穴沿耳翼连线的上、中1/3的交点处。布有耳大神经和耳小神经的吻合支,并有耳后动、静脉通过。主治头痛、耳鸣、耳聋
骸,骨骼。百骸,统指全身骨骼。《医门法律》卷一:“人之五官百骸,赅而存者,神之居耳。”
艾炷灸之一种。又称明灸、着肤灸。是把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方法。施灸的方法,根据灸量的大小及机体反应的不同,可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二种。详各该条。
即脏会。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1902~1981【介绍】:字蔚春。江苏吴江人。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,并曾受丁甘仁指教,后回故里震泽镇悬壶。1931年任上海中医学校校教务长。1955年后任上海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、教授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推拿指南》:“摩脐法,此治腹痛便结,……用右掌心向上下左右按而摩之。”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涌泉疽焮肿有痒感者。
即三增茴香丸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