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著《小儿药证》一卷,已佚。现有从《医方类聚》的辑本。
病证名。指受寒伤冷所致的泄泻。又称冷泻、寒泄、寒泻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厥阴司天,风淫所胜,民病……冷泄,腹胀。”参见寒泄、冷泻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缬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罗裙带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三。即目偏视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属缺乳范畴。参见该条。
即腠理。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》:“理者,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。”
证名。又名肺热痿。多因郁火克金,肺热叶焦,或肾火上炎所致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肺热痿软之症,皮肤干揭,上则喘咳,下则挛拳。此《内经》肺热成痿之症也。”治宜滋肾清肺。肾火上炎,可用知柏天地煎,玄武胶为丸
证名。见《灵枢·颠狂》。指呼吸短促,如不能接续。《医宗必读·喘》:“短气者,呼吸虽急而不能接续,似喘而无痰声。”有虚实之分。虚证常兼见形瘦神疲,声低息微,头眩乏力等症,多由体气素虚或病后真元耗损所致。
推拿手法名。见曹锡珍《外伤中医按摩疗法》。即理法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