滋阴疏肝
即和肝。详该条。
即和肝。详该条。
凛冽的寒水。《素问·刺法论》:“寒行于上,凛水化布天。”
出《三奇方》。为南天竹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病证名。阴茎包皮感染湿热毒邪,以致局部焮赤肿痛成疮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:“阴肿,下焦热,热气冲阴,阴头忽肿合,不得小便,乃至生疮。”此症暑天较多,婴幼儿包皮内积垢未除者,每易致之。治宜清热利尿,用导
见朱振声《妇女病续集》。多指胎儿畸型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谷精草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《伤科汇纂》卷八方。百草霜、白芍药各一两,赤小豆、白蔹各一两六钱,炮川乌三钱,白及、骨碎补、当归各八钱,天南星(泡)三钱,牛膝六钱。为末,酒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盐汤或温酒送下。治跌扑坠堕,筋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山藿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外治法之一。喷洒。古代以冷水濆浴使病人降温的方法。《伤寒论·太阳病篇》:“病在阳,应以汗解之,反以冷水潠之,若灌之,其热被劫不得去……。”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地机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