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李文渊条。
【介绍】:见林珮琴条。
灸法之一种,即桑柴火烘法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魏直条。
证名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指肝虚而致自汗之证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汗源流》:“由肝虚而汗,则必禁其疏泄,宜白芍汤。”参见自汗条。
痧证之一。指暑天感受秽浊所致的痧症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痧胀源流》:“暑痧,头眩恶心,自汗如雨,脉洪拍拍,上吐下泻,腹痛或紧或慢。”治宜清暑化浊,用薄荷汤。参见痧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身形门》卷二十八方。柴胡一钱半,黄柏、赤芍药、赤茯苓、龙胆草、木通各九分,连翘、荆芥、黄连、知母、苍术各七分,防风、独活各六分,甘草三分,灯心五根。水煎服。治阴疮,阴茎连睾丸肿痛,小便
病名。指喉痈之生于低位者。《咽喉经验秘传》:“在两边者为双喉痈,在下者为页育也。”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厥阴络脉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甲乙经》。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胶样的赤色粘液。参见赤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