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泄脓血

泄脓血

证名。又称便脓血圊脓血。《中藏经》卷上:“小肠实则伤热,热则口生疮,虚则生寒,寒则泄脓血。”泄脓血有因寒因热之别。详便脓血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药炮制法之一。把药物放在火内烧红,或放于耐火容器中间接用火煅,使其质变松脆。如牡蛎、龙骨、瓦楞子,明矾等。

  • 轻乳生肌散

    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二方。煅石膏一两,血竭、乳香、轻粉各五钱,冰片一钱。为细末,撒患处。治疮疡溃烂,红热肿痛腐脱者。若有脓水,加龙骨,白芷各一钱;不收口,加炙鸡内金一钱。

  • 经验良方汇编

    见汇刊经验方条。

  • 肩内髃

    经外奇穴名。见《经外奇穴汇编》。位于胸壁外上方,中府穴外侧0.5寸处。主治肩壁疼痛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
  • 赤丝乱脉证

    眼科病证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名赤丝虬脉、白睛乱脉。多因受邪日久,白睛血络瘀滞所致。常见气轮丝脉赤乱,纵横分布,粗细疏密不等,自觉眼涩不爽,或微泪羞明。类今之慢性结膜炎。多见于椒疮、栗疮等,或长期

  • 目视一物为两候

    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廿八:“目是五脏六腑之精华。凡人脏腑不足,精虚而邪气乘之,则精散,故视一物为两也。”即视歧,详该条。

  • 本草经读

    见神农本草经读条。

  • 体厥

    厥证之一。指热极反见身冷如冰者。《温疫论》:“阳证阴脉,身冷如冰为体厥。……今元阳已极,以至通身冰冷,此体厥也。六脉如无者,群龙无首之象。证亦危矣。投大承气汤,嘱其缓缓下之,脉至厥回,便得生也。”参见

  • 追风丸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身形门》卷二十五方。何首乌、苦参、苍术、荆芥穗各四两。为末,用皂角二斤(去皮弦子),水煎成膏,和药末为丸,空腹温酒或茶水送下。治白癜风。

  • 缪子厚

    【介绍】:见缪坤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