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千里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。又名油肿赤硫丹、五色油丹。小儿丹毒之一。系因风毒之热及盛衰变化之不同,其丹色之改变亦异,故名五色丹。治宜大黄、芒硝、栀子、黄芩、干蓝叶、商陆各等分,为细末。水调涂,或蒴
《疡医大全》卷九方。龟板一两,胎发、猪毛、羊毛、鸡毛、鹅毛各四两,牛油、猪板油、桐油各二两,炒黄丹八两,麻油一斤。同熬枯滤清,以丹收膏,摊贴患处。治恶疮,久不收口,及臁疮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翼首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为雪乌之藏族语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石荞苧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皮肤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皮者,肺之合也。”参见皮毛条。
【介绍】:见宋祥麟条。
五行学说术语。借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种物质之间互相制约和排斥的关系,来说明脏腑之间相互制约的生理现象。其次序是木克土,土克水,水克火,火克金,金克木。近人习惯将它与反常的相乘混同,如病理的木乘土,也称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韶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