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,又名大衄。指耳、目、口、鼻、前阴、后阴九窍同时出血。《诸病源候论·血病诸候》:“凡荣卫大虚,府藏伤损,血脉空竭,因而恚怒失节,惊忿过度,暴气逆溢,致令腠理开张,血脉流散也,故九窍出血。”亦可因
草木茂盛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赫曦之纪,是谓蕃茂。”
见本草经解要条。
脚气的古称。见《济生方·脚气》。详脚气条。
病证名。见秦伯未《中医临症备要》。胞轮振跳之俗称。详该条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为黑脂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针灸甲乙经》注。即大泻刺,见该条。
方书名。4卷。清·叶香侣辑。刊于1804年。本书系作者选录曹绳彦《本草纲目万方类编》一书中“平稳无害,简易可从”的药方,并参考其他方书中的简效方整理汇编而成。内容按疾病分类编次。卷一之首附述简要的医学
《证治汇补》卷八方。苍术、白术、半夏、茯苓、陈皮各八分,甘草四分(一方加升麻、柴胡各三分)。水煎服。治湿痰下注便浊。
痰证之一。即热痰。见《不居集》卷十七。详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