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经水或多或少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名皮急紧小症、眼胞紧小、皮急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八:“睥急紧小,谓眼楞紧缩,乃倒睫拳毛之渐也。若不因治而渐自缩小者,乃膏血精液涩耗,筋脉紧急之故。若因治而急小者,多因睥宽倒
中医眼科外治方法。将药物精制成药液,滴入眼中,每日三至四次不等。
①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独活之别名。②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银线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官医提举司,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从八品。
参见痧痘集解条。
经穴名,代号LI2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间谷。属手阳明大肠经。荥(水)穴。位于食指桡侧,掌指关节前凹陷处,当赤白肉际,微握拳取穴。布有桡神经的指背神经,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,桡动、静脉的指背及指
见《中药志》。即蛤蟆油。详该条。
指尾骨。见李瀠《身经通考》。
书名。4卷。清·罗美辑。刊于1675年。本书为作者所撰《古今名医汇粹》的姊妹篇。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。方末附以明、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,选方切于实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