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日月

日月

经穴名。代号GB24。出《脉经》。别名神光。属足少阳胆经。胆之募穴足太阴少阳之会。位于乳头直下,当第七肋间处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另说“在期门下五分”(《千金要方》);“在期门旁一寸五分,直下五分(《循经考穴编》);“在期门直下八分”(《针灸集成》)。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和第七肋间动、静脉。主治胁肋痛,呕吐吞酸呃逆黄疸,胃痛,腹胀;以及胆囊炎,肝脏疾患等。斜刺0.3~0.5寸,不宜深刺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眦帷赤烂

    病证名。帷通帏,亦作眦帏赤烂。《审视瑶函》:“此症专言眦之赤烂。”详眦赤烂条。

  • 叶香侣

    【介绍】:见叶慕樵条。

  • 药象口诀

    见药总诀条。

  • 一笔消

    《外科全生集》卷四方。大黄二两,藤黄一两,明矾、蟾酥各五钱,麝香、没药、乳香各二钱。用蜗牛打烂作锭、晒干、滴醋研磨,以新笔蘸药,控患顶,圈围患处,至消为止。治痈疖。

  • 八漏

    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:即气漏、风漏、阴漏、冷漏、痔漏、血漏、瘘漏、痿腮漏的合称。详各条。

  • 便肠垢

    指大便排出垢腻腐败物质。可见于热泻、热痢等病。《金匮要略·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》:“大肠有寒者,多鹜溏;有热者,便肠垢。”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肠垢即热泻,鸭溏即寒泻。”《诸病源候论·痢病诸候》:“由

  • 甘姜苓术汤

    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,见该条。

  • 青柑皮

    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即青皮,详该条。

  • 气怯

    指胆虚气怯而出现虚弱而惊慌的症状。由于中气不足,脾虚生痰,痰湿扰胆,阻碍了胆气的疏泄和肝气的生发所致。临床表现为气短、心烦、失眠、惊悸不安、口苦、恶心等。治宜补气安神。

  • 孟冬痹

    病名。出《灵枢·经筋》。十二经筋病中的手心主(即手厥阴)筋病。《灵枢注证发微》:“此证当发于十月之时,故名之曰孟冬痹也。”详手心主经筋病候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