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骨金粟兰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九节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九节茶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天池,见该条。
即背俞穴。详该条。
见福建《民间实用草药》。为麻秸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医门法律》卷六。即茵陈四逆汤,见该条。
由于阳气不足而影响阴精化生不足的病机。如水肿、腰痠、膝冷等肾阳虚的证候,发展日久,缺乏阳气的能动作用,阴精的产生和摄取不足,就会出现烦躁、咽干、喉痛、齿龈出血等肾阴虚的证候。
书名。清·黄述宁撰。4卷。刊于1902年。其中医案2卷,多属内科杂病;后2卷主要是黄氏生平所用验方,有一定参考价值。本书收入《珍本医书集成》中。
【介绍】:见王硕条。
病名。《外科启玄》卷六:“此疮乃任脉之经,是奇经脉也。在乳之中央,宜内托千金汤治之。外宜敷贴,随证加减为妙。”
眼科病证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名赤丝虬脉、白睛乱脉。多因受邪日久,白睛血络瘀滞所致。常见气轮丝脉赤乱,纵横分布,粗细疏密不等,自觉眼涩不爽,或微泪羞明。类今之慢性结膜炎。多见于椒疮、栗疮等,或长期
生命垂危时所出现的特殊脉象。详七怪脉、十怪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