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窍法之一。即温开法。是治疗寒湿痰浊恋阻心包、神识昏迷的方法。例如中风突然昏倒,不省人事,面色青白,手足冷,脉沉等,用苏合香丸。
古病名。精神神志病之一。《世医得效方·怪疾门》:“卧于床,四肢不能动,只进得食,好大言,说吃物,谓之失说物望病。治如说食猪肉时,便云你吃猪肉一顿,病者闻之即喜,遂置肉令病人见,临要,却不与吃,此乃失说
运气术语,君火相火所主之位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火位之主,其写以甘,其补以咸。”张景岳注:“火之主气有二:春分后六十日有奇,少阴君火主之,二之气也;夏至前后各三十日有奇,少阳相火主之,三之气也。”
即《黄色比吉经函》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通草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指感受寒邪所致的咳嗽。《证治要诀》卷六:“感寒而嗽者,恶风无汗,或身体发热,或鼻流清涕,宜杏子汤。”《医说·咳嗽》:“寒嗽,痰薄,宜服热药,……以理中汤加五味子治寒嗽。”②指冬月嗽而发寒热的疾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又称腹痛夜啼。系由内脏虚寒所致。症见面色青白,四肢不温,曲腰而啼,眼中无泪,得灯火则啼稍息。治宜温中祛寒。用理中汤。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九方。当归尾、炙穿山甲(研)、生甘草、桃仁泥、皂角刺各二钱,黄连一钱五分,枳壳(麸炒)、槟榔、天花粉、乌药、赤芍药、生地黄、白芷各一钱,元明粉、大黄各三钱,红花五分。水
病证名。出《经效产宝》。又名胞衣不出、息胞、息胎、胎衣不出、胎衣不下、儿衣不出、胞胀不下。指胎儿娩出后,胎盘迟迟不下。多因分娩后元气大虚,无力继续排出,败血流入胞中,作胀不下,或感邪而气血凝滞所致。气
八利之一。实指痢疾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……滞利,谓便下脓血相杂也。”治疗参见小儿痢疾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