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霉疮秘录》卷上。即杨梅疮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郎简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椿白皮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咳嗽兼见抽搐症状者。《幼幼发挥》:“咳嗽发搐,视其病之新久,如初咳嗽时,痰盛气促,连声不止,而不能治,发搐者,宜葶苈丸,苏叶煎汤下,利去其痰,咳止搐亦止矣……如发搐后变嗽者,此风邪入肺也,宜人
《兰室秘藏·眼耳鼻门》方。细辛二分,蔓荆子五分,防风一钱,葛根一钱五分,甘草二钱(一方加黄芪一钱)。为粗末,水煎稍热临卧服。治眼眶紧急,拳毛倒睫,上下眼睑赤烂,睛疼昏昏,昼则冷泪常流,夜则眼涩难开。
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三:“紧喉其发暴,咽喉肿痛,痰涎壅盛,声音不出,脓水不入,由膏粱厚味所致,为之实火。”即紧喉风。详该条。
见沈氏尊生书条。
病名。见《解围元薮》卷一。分风病为三十六型,故名三十六风,包括疠风在内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即黄栌,详该条。
经隧的支别络脉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去爪者,刺关节肢络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