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本症“生于两睥之外,或流稠脓,或流臭水,胀痛则流出,不胀则略止。先与人参漏芦散,后用千金托里散加葱白。”(《张氏医通》卷八)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红丝疔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佚名《双燕草堂眼科》。即上胞下垂。详该条。
即被动动作。见该条。
五膈之一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四。《诸病源候论·五鬲气候》:“寒膈之为病,心腹胀满,咳逆,腹上苦冷,雷鸣,绕脐痛,食不消,不能食肥。”参见五膈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膝阳关,见该条。或作阳陵泉之简称。
病名。指气结不行,反而逆上所造成的难产。清·周登庸《续广达生篇》:“数日胎不下,服催生药不效,似交骨不开,实气结不行。儿未到产门,虽数日不下,万不可用开骨药,又切忌催生药。多因坐草太早,儿未转头,原难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丝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佚名《眼科捷径》。即瞳人散大。详该条。
即中血脉,属中风证之一类。《张氏医通·中风门》:“口颊僻,乃风中血脉也。”详中血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