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奇效良方·诸血门》。又名红汗、汗血、肌衄。指汗出色淡红如血。多由火热炽盛,迫血外溢所致。《血证论·汗血》:“则知阳乘阴而外泄者,发为皮肤血汗矣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汗源流》:“有血汗者,汗出
安神法之一。是使用金石重镇药或蚧类药治疗心神不安的方法。临床用于惊狂、失眠、怔忡、心悸等症。阴虚有热,心神烦乱,用朱砂安神丸;伤寒火逆证,惊狂、卧寐不安者,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。
病名。《幼科准绳》集三。即胎热丹毒。见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白癜风,灸左右手中指节去延外宛中三壮,未差报之。”近代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列作奇穴,名灸癜风,定位于手中指掌侧,远侧指节横纹中点稍前方处。
药物学著作。清·叶志诜撰。3卷。刊于1850年。本书以孙星衍所辑《神农本草经》为基础,将每种药物各编成四言的赞语,并附简要的注释。现有《珍本医书集成》本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芸香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指脾胃两经邪实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右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,足太阴与阳明经俱实也,病苦脾胀,腹坚,引胁下痛,胃气不转,大便难,时反泄利,腹中痛,上冲肺肝,动五脏,立喘鸣,多惊,身热汗不出,喉痺精少,名曰脾胃
六极之一。指脏腑精气衰竭等疾患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。《太平圣惠方·治精极诸方》:“夫精极者,通主五脏六腑之病候也。若五脏六腑衰,则形体皆极,眼视无明,齿焦而发落,身体重,耳聋,行不正。”可伴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亚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看耳后筋纹诊痘法。见《丹台玉案》六卷。耳后筋纹淡红为吉,若紫黑青白为凶。耳后红筋一条,无枝叶主心经痘;耳边紫黑鱼刺形主肝经痘;耳后苍筋主痘稀、脾经痘;耳后淡白乱如蔴,将来必主脾经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