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张乃修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九。又名时疫发斑、温疫发斑、温毒发斑。各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刺三加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周之干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莙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发于大腿内侧的附骨疽。详附骨疽条。
指水气失去正常的调节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水气不调,身体浮肿,气满喘粗。”
①面目浮肿,色呈明亮状态。《金匮要略·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》:“色鲜明者有留饮。”②与晦暗相对而言。色泽鲜明为有胃气。属正色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广防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者。见葆光道人《眼科龙木集》。①《审视瑶函》认为此廓即巽廓,络通中焦,“心包与中焦相为脏腑,胞络营血,以滋养中焦,分气以化生,故曰养化廓。”②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