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延陵君炼气法

延陵君炼气法

气功功法。以“闲气”为主的练功方法。见于《云笈七韱》卷61。其方法:取静室处,散发,宽衣,覆被,正身仰卧,展脚及手于席上,勿握固。待全身安排舒适后,即便调气候气得所(候气和调),咽之便闭气令闲;又冥心无思,任气所之;如觉气闷,即开口吐之,如出现气急喘息,待调气后再做。再吸,再吐,再闭,再吐,行五、六次,逐步增加至四十、五十次,不必定限。如服气功渐成,关节通,毛孔开,炼到二十、三十,即觉遍身润或汗出,如得此状,即是功效,此时宜安心稳卧,不得早起,如病人得汗,良久将息,可以着衣起床,徐徐行步收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胆邪

    胆病所生的邪气。《难经·十难》:“心脉微急者,胆邪干小肠也。”

  • 鸡足针法

    刺法名。直刺一针,同针孔左右各再斜刺一针,一穴三针,形如鸡爪,故名。《灵枢·卫气失常》:“重者,鸡足取之。”

  • 寒能制热

    治疗热证,当以寒药制之。如辛寒之剂白虎汤,苦寒之剂龙胆泻肝汤之类。一般来说,肺胃热宜银翘、石膏,心腹热宜芩、连,肝胃热宜黄柏、知母、胆草。又如表里火热俱盛,大热烦躁,甚则发斑,小便黄赤,吐血,鼻出血,

  • 虚寒腹痛

    病证名。素体阳虚或病后体弱,脾胃虚寒,中阳不振,寒湿停滞,气机不畅而致腹痛。症见腹部隐隐作痛,绵绵不止,喜按喜热,得食则舒缓,面色白,形寒肢冷,纳呆便溏。治宜温养脾胃,甘缓止痛。用小建中汤加黄芪。

  • 六膳

    出《周礼》。膳,指牲畜之肉。六膳指马、牛、羊、豕、犬、鸡之肉。

  • 附子八味丸

    见《证治要诀类方》卷四。即肾气丸,见该条。

  • 伤寒约编

    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。

  • 地蒲壳

    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即蒲种壳,详该条。

  • 酒哮

    证名。指因酒伤所致的哮喘。属虚哮范畴。《类证治裁》卷二:“治虚哮,用麦冬三两,桔梗三钱,甘草二钱。……酒哮,加柞木三钱。”参见虚哮条。

  • 丫指毒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二。即手丫发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