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法之一。即补气止血、补脾摄血。治气虚出血,日久不止的方法。如妇女崩漏,面色苍白,心慌气短,四肢清冷,精神萎靡,舌淡苔白,脉细弱。用补中益气汤加蕲艾、乌梅炭、侧柏炭等。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又名刺天茄、天茄子、黄水茄、金钮头、小颠茄。为茄科植物紫花茄Solanum indicum L.的根或全草。分布华南、西南地区。苦,寒,有小毒。祛风止痛,消肿散瘀。治头痛,风湿痹痛,胃
眼科病证。见梁翰芬《眼科学讲义》。即目飞血,详该条。
指妇女在经期或产后,感受外邪,邪热乘虚侵入血室,与血相搏所出现的病证。症见下腹部或胸胁下硬满,寒热往来,白天神志清醒,夜晚则胡言乱语,神志异常等。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脉证并治》有如下记载:①“妇人中风
手厥阴心包络经之简称。详该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地肤苗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医说》引《医余》:“夏月破腹:一曰伤暑;二曰伤冷物、食瓜果、饮水之类;三曰夏季心火旺,心经热则小水不利,行大肠,谓之水谷不分。伤暑而泄者,心躁头痛作渴,宜服香薷饮……伤冷物而泻者,腹痛水泄,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宋代药学家。擅长于药物的炮炙方法,著有《雷公炮炙论》,此书专论中药炮炙,并详述炮炙过程中的宜忌,对祖国药物学的发展,有较大的贡献。原书已佚,其内容散见于后代本草书中。
推拿方法名。病人俯伏,取膝肘或膝掌体位,并加大肘膝间的距离,充分暴露下腹。先作腹部按摩,使病人适应操作,然后双手合抱或平行置于病人腹下,托起腹部,再予突然放松,反复进行,逐渐加大幅度。重点在脐部或脐下
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可表现为多种症状。《医学入门·痫》:“心痫,面赤,口张,摇头,马嘶。”《景岳全书》卷四十一:“面赤目瞪,吐舌啮唇,心烦气短,其声如羊者曰心痫。”《医林绳墨》卷六以痫症因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