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儿瘰疬

小儿瘰疬

病证名。即淋巴结肿大,肿大者为瘰,肿小者为疬,合称瘰疬,又名九漏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五十:“小儿身生热疮,必生瘰疬。其状如结核,在皮肉间三两个相连累也。是风热搏于气血,焮结所生也。”亦有由肝气郁结痰湿凝聚,或素有体虚,肺肾虚损虚火内动,痰火凝结所致者。颈两侧为肝、胆经脉所循行,痰湿阻滞肝脉,凝结成核,日久痰湿化热内燔,溃烂成脓,或染毒焮发而红肿灼痛,肉腐成脓,破溃而成疮。若病程迁延,此愈彼起,阴毒流窜,皮下穿空,则发为鼠瘘。治以清热解毒疏风活血为主,方用消瘰丸解毒济生汤加减,脓肿形成,可切开引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清热法

    详清法条。

  • 乌鲗骨

    出《黄帝内经素问》。为海螵蛸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猪石子

    出《济生方》。为豚卵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小针

    古针具名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小针之要,易陈而难入。”意同微针,见该条。

  • 膏粱之变

    长期饮食肥甘厚味食物所引起的病变。①使体内湿热蕴积生毒,好发疔疮痈肿等疾患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高(膏)梁(粱)之变,足生大丁(疔)。”②热中于内,上下不和,气血逆乱,易发中风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

  • 宋提刑洗冤集录

    见洗冤集录条。

  • 南苦参

    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古羊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绝嗣

    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。指婚后不孕,不生子女。

  • 冒暑

    病名。指感受暑热,传入肠胃而致的疾病。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一。《医林绳墨》卷一:“冒暑者,其人元气有余,但不辞辛苦,暑热冒于肌表,而复传入于里,以成暑病也。是则腹痛水泻,口渴欲饮,心烦躁热,胃与大肠受之,

  • 豆豉菜根

    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即蜘蛛香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