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荷苞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明代官名。为生药库中仅次于大使的官职,协助大使主管生药库事务。
出《难经·三十五难》。即胆。因胆所贮藏的胆汁清而不浊,故名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虚方。宛陵(安徽宣城一带)人。曾把古人关于治疗痘疹的要论以及家传治疗痘疹的方诀,加以编述,著成《痘科键》。
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为其管盘绕于肛也。”即环肛漏。参见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亚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食积凝结肠胃,腹部触及块状物者。明·周礼《医圣阶梯》:“食积凝结成块,留滞肠胃者,虽泄泻而不能出。”症见腹痛拒按,口臭,口舌干燥。治宜通府去积,用大承气汤加减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三。即蛇腹疔。见该条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即经络感传现象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王芳林《临床实用痔漏学》。又名恶漏。症为肛周及臀部两侧肌肉黑硬,结块如鸡蛋大小,疼痛,常有多数漏管。甚者臀部软组织坏死。系肛漏并发特异性感染所致。治宜先服大剂清热解毒药,后择期手术,配合脱管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