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初生不啼。详该条。
食疗著作。唐·昝殷撰。约成书于9世纪中期。书中用食物药品为主组成的药方治疗各种疾病。原书宋代尚存,后失传。今本系日人从《医方类聚》中辑出者。共1卷,内容有治疗中风、诸气、心腹冷痛等16类,计211方,
即捻子的俗称。因其形如钉状,故名。见捻子条。
病证名。指精液稀少。见《辨证录·种嗣门》。又称少精。详该条。
见《河北药材》。为芫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因蛔虫积阻或攻窜所致的脘痛。《类证治裁》卷六:“蛔动脘痛,必有休止,安蛔丸。”《张氏医通》卷五:“因蛔作痛,痛有休止,令人吐蛔;蛔动故也。用川椒、乌梅、黄连、槟榔煎服。”参见虫痛条。本证可见
见《卫生家宝产科备要》。又称稳婆。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。
经穴名。代号BL13。出《灵枢·背腧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肺之背俞穴。位于背部,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.5寸处;一说“除脊各寸半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三、四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,深层为外侧支。并有第
即月经。出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封轸式》。
见《东北植物药图志》。为白狼毒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