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同气郁。参该条。②致郁之气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故岁宜苦以燥之温之,必折其郁气,先资其化源。”张景岳注:“故必折去其致郁之气,则郁者舒矣。”
明代官名。为生药库中仅次于大使的官职,协助大使主管生药库事务。
即肩头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理虚元鉴·阳虚三夺统于脾》。又称脚软。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狗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马骝卵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百效全书》卷三。即上发背。见该条。
指七情之气所伤的病证。①《诸病源候论·七气候》:“七气者,寒气、热气、怒气、恚气、忧气、喜气、愁气。凡七气积聚,牢大如杯,若拌在心下腹中疾痛欲死,饮食不能,时来时去,每发欲死,如有祸状,此皆七气所生。
【介绍】:见李惺庵条。
病名。即疝瘕。详该条。